杨鸣波教授,男,博士生导师,1957年10月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国务院第七届学科评审组成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82年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后留校任教,1991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曾先后在悉尼大学先进材料技术中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和高级访问学者。历任四川联合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塑料工业协会副会长等。主持讲授省级精品课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并主编课程教材,承担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聚合物加工原理》、博士研究生课程《高分子材料断裂力学基础》,已培养硕、博士研究生80余名。2004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主要著作和译著有《中国材料工程大典-高分子材料工程》、《聚碳酸酯合金技术...
了解更多谢邦互教授,男,1955年7月生,博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2年1月至1986年8月在成都地质学院任教,1986年9月为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系研究生,1989年7月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1991年7月任讲师,1996年任副教授,2004年晋升教授。一直从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聚合物共混和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断裂破坏行为等研究工作。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上项目、973项目子课题、部省级项目10余项,负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100篇、EI收录论文100余篇。2009年、2003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已授权5项。先后讲授《高分子材料理论基础》、《常...
了解更多冯建民高级工程师,男,1956年生。1980年开始在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系实验室工作。1987年任助理工程师,1992年任工程师,1999年任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精密注塑等)、塑料材料常规性能测试(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等)等工作,主管实验室精密注塑成型机,并讲授高分子材料加工实验课程,教学经验丰富。参加了国家经贸委产学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项目、973项目子课题、省科技厅攻关项目以及其它一些项目研究工作。主要的科研领域有:聚烯烃材料结构与断裂行为的关系及评价平台研究、聚乙烯分子量分布特征参数的调控及其材料加工和服役行为关系的研究、尼龙6基多项体系的二次屈服与形变机理聚烯烃树脂结构表征及重要问题的基础研究等。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40篇、EI...
了解更多杨伟,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导热复合材料专委会副秘书长、微纳米复合材料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力学学会流变学专委会委员,第十二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9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200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和2015年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主要从事聚合物加工过程中凝聚态结构的演化与控制、聚合物共混与复合新材料、聚合物先进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六项(包括优青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三项和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霍英东基金项目等。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多项...
了解更多刘正英副教授,女,1976年5月生,硕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起,留校任教。主要从事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功能化、响应性纳米复合材料结构调控、聚合物加工过程中的物理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已完成四川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以主研身份参研了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负责多项横向科研项目。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人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SCI收录30余篇,EI收录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多次被评为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讲授《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本科专业基础课程,获得多项教学奖励,主编著作《工程塑料改性》,参编教材及著作3部。办公室: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西区四教206Email:liuzh...
了解更多尹波,男,1980年6月生,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任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系主任,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2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塑料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2007年在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硕博连读,获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讲师。2010年破格增列为硕士生导师,2013年晋升副教授,2014年破格增列为博士生导师,2018年晋升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聚合物共混物在加工过程中的形态演变和控制、聚合物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关系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主持四川大学优秀青年基金和青年基金各一项,负责多项企业合作项目,以主研参与973项目和863项目各一项。并参加了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大项目...
了解更多包睿莹副研究员,女,1986年6月生,中共党员,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学士学位,2014年获四川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于四川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晋升副研究员,2017年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聚合物形态结构调控-性能关系、生物大分子的成型加工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人已发表SCI收录论文23篇,影响因子大于3的19篇,SCI他引300余篇次。办公室: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西区四教206Email:baoruiying2005@126.com
了解更多柯凯副研究员,男,1984年10月生,工学博士。2012年从四川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师从Prof. Brigitte Voit and Dr. Petra Pötschke, 并于2016年4月获得博士学位。2016年6月前往美国先后在康涅狄格大学(机械工程系)和凯斯西部储备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3月回到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加工系工作。前期主要研究方向为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加工及其传感性能,生物高分子压电材料在生物芯片方面的应用。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ACS Applied Polymer Materials, Carbon, Composites Part A, Co...
了解更多张凯,男,1986年11月生,中共党员,特聘副研究员。2005年09月-2012年07月就读于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12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以及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在Lawter欧洲研发中心任Innovation application scientist。2020年9月回到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系。个人研究兴趣主要包括高分子材料的微纳加工及其结构控制与应用,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开发、成型与应用。目前已在Polymer, Macromolecules, Chem. Commun., Angew.Chem.Int.Ed.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办公室: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西区四教...
了解更多周凌,男,1987年9月生,18年1月起在杨鸣波教授课题组从事专职博士后工作。2010年本科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 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国家公派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博士联合培养两年,2017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纳米纤维素/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加工、改性与功能化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Carbohydrate Polymers,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2018年ESI高被引论文1篇。办公室: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西区四教228Email:zhoulingscut@qq.com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