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团队介绍
科研成果
科研条件
合作交流
组内动态
招生培养
杨鸣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杨鸣波教授,男,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国务院第七届学科评审组成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82年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后留校任教,1991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曾先后在悉尼大学先进材料技术中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和高级访问学者。历任四川联合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塑料工业协会副会长等。主持讲授省级精...
了解更多
杨伟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杨伟,男,中共党员,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导热复合材料专委会、微纳米复合材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聚合物加工过程中凝聚态结构的演化与控制、先进聚合物功能材料及其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 项(包含优青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霍英东基金项目等。...
了解更多
刘正英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刘正英副教授,女,博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起,留校任教。主要从事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功能化、响应性纳米复合材料结构调控、聚合物加工过程中的物理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已完成四川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以主研身份参研了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负责多项横向科研项目。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
了解更多
尹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尹波,男,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任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系主任,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研究方向:聚合物共混物在加工过程中的形态演变和控制;聚合物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关系;聚合物共混及复合材料的功能化;加工中聚合物微纳结构的演变、形成与控制规律及新技术;聚合物基摩擦发电机与储能器件的设计与制造等。作为负责人主...
了解更多
包睿莹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包睿莹副研究员,女,硕士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学士学位,2014年获四川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于四川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晋升副研究员,2017年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为聚合物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包括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加工与环境影响、动态交联热塑性聚合物的加工及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人在Green Chem...
了解更多
最新时讯
News
▶ 更多
先进高分子材料与加工团队2025年新年活动 ——“瑞气洋洋迎新年,斗志昂扬谱新篇”
先进高分子材料与加工团队2024年秋季学期博士研究生工作总结汇报会
研究生招生目录
研究方向
通过界面π-π相互作用工程降低界面热阻制备超高热导率大尺寸石墨微片/芳纶纳米纤维复合材料被Materials Horizons录用
先进高分子材料与加工团队2025年新年活动 ——“瑞气洋洋迎新年,斗志昂扬谱新篇”
02-12
先进高分子材料与加工团队2024年秋季学期博士研究生工作总结汇报会
02-12
研究生招生目录
09-30
研究方向
09-23
通过界面π-π相互作用工程降低界面热阻制备超高热导率大尺寸石墨微片/芳纶纳米纤维复合材料被Materials Horizons录用
03-31
研究成果
Achievements
▶ 更多
通过界面π-π相互作用工程降低界面热阻制备超高热导率大尺寸石墨微片/芳纶纳米纤维复合材料
酶嵌入式生物可降解聚酯在水解过程中释放出纳米塑料和微塑料
基于π-π相互作用实现小分子对聚合物链构象的调控
各向异性纳流道离子皮肤用于压力解耦温度传感器
无溶剂、无金属制备多功能纤维素改性织物用于可穿戴能量收集、运动检测和热疗